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住建部关于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的工作要求,在市委"1335"工作布局下,信阳市园林局紧紧围绕"绿化垃圾如何处理"这一难点问题,深耕"绿化垃圾去存减量"和"资源再生利用价值挖掘"两项工作,探索具有"信阳特色"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主动对接,整合资源。结合信阳市园林常用植物现状以及绿化垃圾产生总量、种类、来源、分布、季节特点,市园林局在前期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主动与万华木业信阳公司、信阳市垃圾处理公司对接,三方从垃圾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讨论和研究,并达成初步共识。11月25日,《信阳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拟在源头分类、减量、再生、回用的基础上,将园林修剪树枝及相关废弃物的处置与万华公司木板原料的收集结合起来,形成固定的合作共赢新模式。
先行试点,积极探索。一方面,从方案落地到项目实施,在11天的试行期里,先后共有9车次、4020公斤园林绿化垃圾转运至集中收集点,在由信阳市垃圾处理公司初步加工形成半成品后,成为万华公司绿色板材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初期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信阳市园林局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依托系统内部园林、林学、植保、环境工程等38名专业技术人才力量,启动实施"园林垃圾变废为宝"课题研究,从有机肥、有机覆盖物、生物堆肥、土壤改良研究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在再生产品附加值上的应用。
系统谋划,合理布局。《方案》中,将园林绿化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纳入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信阳市将根据试点情况及城区绿化垃圾分布情况,强化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合理制定资源化利用机制,统筹谋划设施场地和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化垃圾处置新业态、新模式。
从"垃圾废物"到"香馍馍",任重道远而又前景光明。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国家战略布局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等关键词将作为"指向灯",不断推动信阳园林绿化垃圾在资源化利用上走深走实。